现代学徒制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现代学徒制 >> 正文
2018数控技术应用现代学徒制项目申报书
发布时间:2019-08-19 10:07:43   发布人: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

 

专项经费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申报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

 

申报日期: 2017   1    6

 

 

 


项目名称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申请单位

(盖章)

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

申请经费

20万元

实施周期

2017年1月—2017年12月

负责人

姓名

戴忠民

职务

副校长

联络人

姓名

晏秋雁

联系电话

13818887197

1.项目内容概述:

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通过本项目的试点实施,研究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的新途径,实现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功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符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师资团队、健全现代学徒制相关管理制度文件等。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形成和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2.资金安排:  

(1)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制定校企合作文件、相关人才培养制度与方案、学校企业教学培训计划、培训考核、实习生管理、鉴定等文件;(计划6.6万元)

(2)建立和培养专兼职教师队伍;(计划2.4万元)

(3)校企双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发现代学徒制教学资源、课程教材;(计划5万元)

(4)组织具体教学,学生理论学习和企业实习交替进行;(计划2万元)

(5)试点工具及耗材。(计划4万元)

3.预期目标:

(1)确定海大职校“三国班”现代学徒制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岗位轮换”的分段培养模式,实行“2+0.5+0.5”的工学交替弹性学制,进行学生能力多元评价;制定海大职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签订校企合作、校企学徒(监护人)三方(四方)协议;

(2)围绕双主体协同育人现代学徒机制,共同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进程,制定①招生招工一体化简章②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形成校企一体化招生招工制度;完成首届海大职校20名“三国班”学生(学徒)招生招工,做好招生招工宣传、咨询、遴选和录取工作;

(3)校企共同制定海大职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国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试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

(4)学校和企业双方协定共同建立教学团队,由学校教师、企业技师、兼职教师三部分组成,建立企业 “高技能导师工作室”,学校专任教师入企业实践,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教师团队”与“师傅团队”;

(5)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设置课程,构建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两门基于工作岗位的校本课程:《认识三国——职场礼仪培训》及教材,《工学结合—数控产品加工实例》生产项目教学课程及教学资源;

(6)建立体现海大职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文件,包括条件与标准、协议、管理、考核评价等四种类型。

一、项目价值和依据

(本项目的价值、依据、必要性、可行性等)

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通过本项目的试点实施,研究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的新途径,实现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功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符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师资团队、健全现代学徒制相关管理制度文件等。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形成和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二、项目方案

(一)项目目标

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通过本项目的试点实施,研究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的新途径,实现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功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符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师资团队、健全现代学徒制相关管理制度文件等。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形成和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二)项目主要内容

1. 确定海大职校“三国班”现代学徒制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岗位轮换”的分段培养模式,实行“2+0.5+0.5”的工学交替弹性学制,进行学生能力多元评价;制定海大职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签订校企合作、校企学徒(监护人)三方(四方)协议;

2. 围绕双主体协同育人现代学徒机制,共同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进程,制定①招生招工一体化简章②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形成校企一体化招生招工制度;完成首届海大职校20名“三国班”学生(学徒)招生招工,做好招生招工宣传、咨询、遴选和录取工作;

3. 校企共同制定海大职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国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试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

4.学校和企业双方协定共同建立教学团队,由学校教师、企业技师、兼职教师三部分组成,建立企业 “高技能导师工作室”,学校专任教师入企业实践,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教师团队”与“师傅团队”;

5. 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设置课程,构建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两门基于工作岗位的校本课程:《认识三国——职场礼仪培训》及教材,《工学结合—数控产品加工实例》生产项目教学课程及教学资源;

6.建立体现海大职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文件,包括条件与标准、协议、管理、考核评价等四种类型。

(三)项目实施过程及步骤(包括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进度安排等)

1. 开展调研,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探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共赢机制;

2. 成立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有关组织,制定合作文件、相关人才培养制度与方案、学校和企业的教学培训计划、培训考核、实习生管理、鉴定等文件;

3. 建立和培养专兼职教师队伍;

4. 校企双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发现代学徒制课程教材;

5. 组织具体教学,学生理论学习和企业实习交替进行;

6. 撰写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总结,形成阶段成果。

三、需要的外部支持

1.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的政策支持。

2.需要社会、学校、企业等专家的技术保障和支持。

3.需要上级财政资金支持。

四、预期成果

1.签订海大职校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②校企合作、校企学徒(监护人)三方(四方)协议;

2.海大职校①招生招工一体化简章②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③首届20名“三国班”学生(学徒)招生招工

3.制定海大职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国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试行)

4.制定一系列现代学徒制相关教学文件:《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企业学徒管理试行办法》、《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习管理制度》、《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安全措施、管理督查办法》、《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学校导师工作职责、企业导师工作职责》、《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5.校企双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发现代学徒制教学资源、课程教材。

五、项目经费估算

(包括主要用途、测算依据等方面,分项填报)

 

序号

实施内容

计量单位

单价

(万元)

数量

总额

(万元)

测算依据

1

 专家指导费

 人/天

 0.1

22

2.2

沪教委财[2015]112号文件及本项目需求 

2

资料费

 万元/册

0.008

300

2.4

 根据市场价测算

3

师徒带教费

万元/5人/5个月

0.5

4

2

每位师傅带教0.5万元/5人/5个月,共计4位

4

专业教师培训费

 人/天

0.3

8

2.4

沪教委财[2015]112号文件及本项目需求

5

设备工具及耗材费

人/年

0.2

20

4

0.2万元/人次/年*20人次=4万元

6

现代学徒制教学资源、课程建设费

2.5

2

5

购买服务

7

校企合作学生培养费

人次

0.05

40

2

签订相关协议

累计

 

 

 

20